破解职业教育“一头冷一头热”,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产教融合“新范本”

作者: 时间:2022-03-16 点击数:

今年,“产教融合”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



如何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实际上,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已从三个层面阐释如何“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即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健全多元办学格局,协同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先行先试,打造职业教育的“湾区样本”?职业教育专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校校长俞仲文认为,打造职业教育“湾区样本”,需与产业同频共振。“大湾区的目标是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同时应是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新兴技术应用最发达的城市群,也应是能培养与未来相适应的优秀产业大军的摇篮。”



广东在校职校生已超265万



“早些年,我需要花很长时间跟客户解释,什么是产教融合。”广东轩辕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统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最近他终于不用再去费力解释了。



陈统这些年最直观的印象,似乎正在印证,职业教育正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产教融合”已成为社会热词。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尤其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自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起,产教融合就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的整体制度安排。



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更是频频发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从破解政策瓶颈角度促进产教加速融合。



广东先后出台《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广东省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广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



一系列政策为广东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广东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探索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省76%的高职院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规模为全国最大;校企合作共建80多个省级教学标准和1000多门省级课程工程,1+X制度试点工作规模位于全国前列;2020年广东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到款金额4.2亿元,产生经济效益14.8亿元。



当前,广东已经拥有全国最大规模职业教育。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曾公开透露,广东已有职业院校635所,在校生265.34万人。



当前,广东还正鼓励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在职业院校、高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3月2日,广东省发改委官网对345家拟纳入第二批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进行公示。届时,广东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对象总量有望达1229家。



培育“未来产业大军”



不过,虽然国内职业教育已进入“春天”,但产教融合仍面临掣肘。一方面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院校热情满满,另一方面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业却反应冷淡。职业教育界常用“一头热一头冷”“校企两张皮”来形容这一困境。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落实财税用地等政策、强化金融支持等方式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表示,虽然产教融合是近年来国家出台政策最多的领域之一,但政策的落地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



许玲表示,应该细化和落实政策,鼓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如何真正落实补偿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培养人才所付出的成本,而不仅仅是督促企业参与校企联合育人。”



在陈统看来,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建立职业教育“湾区样本”,仍需广东先行先试,探索解决“拦路虎”。



例如,调动企业端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方面,需要政府出台更精准、有积极性的政策;在产教融合中,参与的相关企业能够从服务中获得的收益和利益,在现有产教融合的机制中不够完善;国家鼓励探索混合所有制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但在具体实施措施中,存在不够清晰和完善之处。



陈统也表示,产教融合需要各个利益主体参与其中。“不同参与主体的目的和目标是不一致的,需要通过好的治理机制,让大家的目标协同起来,从而形成合力,让各自所期待的利益都能得到。”



在俞仲文看来,完善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需要寻求教育与产业的相互赋能。比较好的产教融合体系应该是,学校离不开产业,产业也要离不开学校。



“我们常见的产教融合已经做了第一步,根据产业的需要培养人才,但学校除了培养人才外,还能为产业提供什么?”俞仲文认为,职业院校首先要改变自身功能定位,不仅要做“人才源”,还要做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源”“创新源”,“学校只要把企业的疑难杂症解决了,就不会出现职业教育界‘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了”。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提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俞仲文提醒,打造职业教育的“湾区样本”,还需要面向“未来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俞仲文说,大湾区职业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且发展迅速,但要适应未来产业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它正承担着培育适应大湾区未来产业大军的重任。”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2015 版权所有 网站图片、视频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网站设计:图书信息中心
通讯地址:湖南长沙香樟路22号 邮编:410004